印度目前正在加快研发“烈火-5”导弹,该导弹不仅搭载了重达7500公斤的钻地弹头,而且其设计目标是能够摧毁地下深处的坚固目标。根据《今日印度》的报道亿盛资产,印度受到了美国曾打击伊朗核设施行动的启发,正加速推动本国先进武器的研发,特别是在攻击地下目标方面。
“烈火-5”导弹目前有两个改进版本:其一是一款能够携带多枚导弹的洲际弹道导弹,射程超过5000公里;其二则是改进版的钻地导弹,预计能够达到8至20马赫的飞行速度,属于高超音速武器。这款导弹的目标是摧毁深埋在地下、被多层钢筋混凝土掩埋的敌方设施,预计其能在引爆前穿透地下80到100米的深度。其设计概念类似于美国的GBU-57巨型钻地弹。
这一研发进展表明,印度正在追赶美国的技术能力。美国曾经研发的钻地导弹,比如GBU-57,最多能够穿透地下60米的钢筋混凝土,如果印度成功开发“烈火-5”的钻地版,它将成为全球最强的常规导弹之一。美国的GBU-57和更早期的GBU-43被誉为钻地炸弹的行业标杆,而印度的国产版本则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改进:首先,印度的弹头可能比美国的更大,每枚重达8吨;其次,印度的设计更注重成本效益,它将钻地弹头搭载在导弹上,而不是依赖昂贵的轰炸机投放,从而实现了更灵活、更经济的作战方式。
展开剩余62%然而,尽管“烈火-5”导弹搭载了7500公斤的钻地弹头,射程会缩短至2500公里,但它的破坏力和精度依然使它成为印度战略武库中的一款重要武器。而这种钻地炸弹虽然飞行速度较慢,但它搭载了厚重装甲的巨大弹头,对于没有强大空中力量的小国来说,几乎没有办法进行有效的拦截。就像美国曾用B2隐形轰炸机投掷GBU-57打击伊朗核设施时,伊朗几乎没有任何抵抗手段。
不过,最近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的研究团队提出了一种低成本的破解方案,能够以相对便宜的防空炮拦截这种巨型钻地弹。该方案的核心是从钻地弹的薄弱侧面进行攻击,研究表明,尽管钻地弹的头部装甲非常坚固,但其侧面的钢板仅有1厘米厚,可以使用瑞士GDF双管高射炮在炸弹接近目标前的短暂拦截窗口内对其进行精准打击。理论上,仅需1到2发炮弹就能成功破坏钻地弹头,从而大幅降低拦截成本,同时将反应时间缩短至1毫秒。
这项研究通过电脑模拟测试完成,模拟平台使用了瑞士GDF防空炮,这款火炮在中东地区包括伊朗广泛部署,能够在2秒内发射36发炮弹,并且在1200米的距离内,击中目标的概率高达42%。这种低成本的防空炮可以部署在关键设施周围,为其提供保护。然而,实际应用时,炮塔必须首先能够在敌方轰炸机的攻击下生还,同时依赖雷达持续追踪目标并克服电子战干扰。
导弹末端拦截一直是全球防空技术的难题,因为此时导弹已经接近目标,对于像烈火-5这样的高超音速导弹来说,末端拦截更加困难。以烈火-5的飞行速度为例,当其接近目标时,速度大约为10至12马赫,约为3.4至4.1公里每秒。1200米的拦截窗口仅为0.3秒,这意味着防空系统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弹道分析、瞄准和发射任务。这个过程不仅需要高效的火控系统,还需要高速计算机进行实时运算,这对大多数国家来说都是一项巨大的技术挑战。
然而,中国已经具备了导弹初中段拦截的技术,并且正在不断完善末端拦截系统。如果印度想通过烈火-5导弹对中国进行打击,恐怕只能在梦中实现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加配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